目前分類:食物養生 (8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http://tw.news.yahoo.com/覺到天亮-8個助眠小秘訣-010017177.html

1. 讓房間涼爽

讓室內涼爽,甚至有一點寒冷,是適合人類睡眠的溫度;報導中指出理想的溫度可以控制在華氏60~68度(攝氏16~20度)間,尤其在夏天的時候,維持涼爽的溫度更能助你好眠,但對比較怕冷的民眾來說,還是要以自己適合的涼度為主。

2. 讓房間陷入黑暗

任何一點微小的亮光,都可能干擾褪黑激素生長與影響你的睡眠,因此從掛上厚重的遮光窗簾、拿張地墊擋住房間門板底下的縫隙開始,甚至是黑暗中會發出閃光的冷氣儀表、時鐘、手機等一切會發亮的3C產品,都要試著將它們遮蔽住。

3. 關閉你的手機

研究指出,手機發出的輻射恐影響睡眠深度,而且若是沒有關機,突然來的訊息發出閃光、鈴聲或震動,甚至是缺乏自制力拿起智慧型手機打遊戲,都直接干擾睡眠品質,試著把手機關起來,對睡眠非常有幫助。

4. 讓房間保持安靜

微小到除濕機、電風扇、冷氣、電腦、時鐘指針走動,或是窗戶外面呼嘯而過的車輛,種種的聲音都直接干擾你的睡眠,試著消除噪音來源,或是為自己買上一副耳塞。

5. 早起後曬點太陽

早起後出門,讓身體暴露在陽光下,能為你補充維生素D,除了對健康有幫助,它能促進鈣質吸收,並且幫助增加睡眠品質。

6. 建立規律的時間表

強迫自己在規律的時間點起床,例如每天設定7點,不論是假日、或因為熬夜,當固定時間起床的習慣養成後,身體在午夜前就會告知你的大腦,該休息不要熬夜了,自然能維持睡眠品質。

7. 睡前閱讀15分鐘

選擇可以放鬆心情的書籍,試著在睡前閱讀15分鐘,但是要避免使用平板電腦閱讀「電子書」,當心聲光刺激反而會影響睡眠。

8. 選擇一張好床墊

選擇一張適合自己體重的床墊是必須的,不舒服的床墊覺對是影響你睡眠的關鍵,另外不要忘記枕頭也相當重要。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堅果好吃但別犯禁忌


營養師提醒,堅果類食物和一般橄欖油、植物性食用油相比營養更多元,除不飽和脂肪酸外,還有高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等,便秘患者吃點堅果可幫助消化、排便。但是如果食用不當,堅果也會給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1.開心果:開心果雖不像其它堅果容易酸壞,但是貯藏時間太久的開心果不宜再食用。另開心果有很高的熱量,並且含有較多的脂肪,凡是怕胖的人、血脂高的人應該少吃。


2.南瓜子:急性腸胃炎者宜少食,否則會感到腹脹。


3.松子:存放時間長會產生酸腐味,不宜食用。此外,肝膽功能不良者應慎食。


4.腰果:含有多種過敏原,易造成一定的過敏反應。最好不要多吃,可先吃1.2粒後停10分鐘,如果不出現過敏反應再吃。


5.花生:花生外皮有增加血小板數量、抗纖維蛋白的溶解作用,高血脂症者宜去皮食用


 


 


以上出處


http://tw.news.yahoo.com/吃堅果防心血管病-5大禁忌要注意-053608809.html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處:


http://tw.news.yahoo.com/幫免疫力加分-6類超強食物-020204107.html


 


1. 生薑、辣椒、大蒜


辛香料大多都能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像辣椒中的辣椒素,會使人體分泌神經傳導物質腦內啡,而腦內啡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而生薑所含有的姜酮醇有促進血液循環、提升免疫力功效,因此在快感冒時煮薑湯來喝,就能祛寒、避免感冒。


另外,大蒜中的硫化合物可以提高T細胞及巨噬細胞的活性,同時也會增加體內防禦細胞的活性,不論生吃或熟食,每天吃2~3顆大蒜,都能達到殺菌、預防感染甚至抗癌的效果。


2. 蕈類食物


蕈類的多醣體可促進身體的抗病菌細胞增生,因此能達到消滅腫瘤的功用,金針菇含有的特殊蛋白,可以刺激身體產生更多能幫助抑制過敏反應的細胞激素,因此對哮喘、鼻炎、濕疹等過敏症都有預防能力。


3. 優酪乳、優格


優酪乳主要功能可調整、改善胃腸道健康,而過去研究也發現優格中的乳酸菌可以增加由T細胞釋出的γ干擾素(gamma interfer),進一步增加抗體生成,增加身體免疫力。每天只要喝3盎司(約180毫升)的優酪乳,就可能預防感冒及腹瀉。也可以選擇在早上空腹喝1瓶優酪乳,能刺激腸子蠕動使排便順暢。


4. 地瓜、地瓜葉


地瓜中的穀胱甘肽因為有抗氧化效果而能提升免疫力,含有的黏蛋白,還可保護心血管避免動脈硬化,並能抗老、防便秘。而地瓜葉也是營養價值高的蔬菜,每天只要吃300公克的鮮綠地瓜葉,就能滿足1個人1天的維生素A、C、E及鐵的需求。


5. 綠茶


綠茶所含有的兒茶素是很強的抗氧化劑,且也有殺菌、抗癌的效果,對於抑制腸胃道中害菌增長,具有提升免疫力的效果,除了直接飲用,也可以將綠茶粉灑在食物上,或是加入其他食物中食用。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tw.news.yahoo.com/逾40歲中年人-必備8食材-171206994.html


 


研究顯示,打從30歲起人體的基礎代謝率,平均每10年降低7%,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升高,如果生活方式不健康,膽固醇和血壓就會攀升,但有8種食材已證明能協助對抗這些毛病。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8種食材分別是燕麥、櫻桃、杏仁、多脂魚肉、大豆、番茄、全脂奶以及雞肉。



1.


燕麥:燕麥含可溶性纖維β-葡聚糖(beta-glucans),有助降低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此外,燕麥含有獨特抗氧化成分燕麥醯胺(Avenanthramides),能預防動脈硬化。研究人員認定,每天僅吃3公克燕麥,就足以降低總膽固醇5到10%。據估計,總膽固醇每降低1%,罹患心臟病風險就降低2%。


2.


櫻桃:櫻桃含豐富抗氧化成分花青素(Anthocyanin),有助對抗多種中年常見毛病,包括痛風和關節炎等。


3.


杏仁:可改善血糖濃度以及協助降低壞膽固醇和增加好膽固醇(HDL),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4.


多脂魚肉:這些魚肉含有的Omega 3脂肪有助降低心跳速率和血壓,以及降低心律不整風險。Omega 3脂肪的最佳來源包括鮭魚、鯖魚、鮪魚、沙丁魚和鯡魚。為獲得最佳益處,每週必須吃至少4次。由於Omega 3脂肪不耐高溫,最好是低溫烹調,以生魚片方式生吃,可保護此有益脂肪。


5.


大豆:大豆含大豆異黃酮(Isoflavones)能降低膽固醇、增加停經後婦女骨質密度以及改善男性生殖力。


6.


番茄:番茄是抗氧化成分茄紅素(lycopene)的優良來源,有助預防癌細胞形成及擴散,以及預防動脈硬化。研究顯示,運動20分鐘後喝150cc番茄汁,有助預防攝護腺癌、肺癌、胃癌和心臟病。番茄加熱後,茄紅素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7.


全脂奶:全脂奶有助對抗與年長有關的肌肉質量減少,尤其是50歲以後。研究顯示,運動後喝全脂奶有助增加肌肉質量。


8.


雞肉:雞肉是蛋白質的豐富來源,有助增加肌肉和協助有效控制體重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自yahoo


吃火鍋配沙茶醬、薯條少不了番茄醬,小心重口味飲食,讓你成為洗腎候選人。醫師表示,臨床上,腎臟病人有8成是外食族,而沾醬吃太鹹,會造成腎臟額外負擔,建議外食族將食物過水再吃,飲食低鹽、低鈉,才能降低洗腎發生。


65歲鄭麗真洗腎10年,她不諱言自己飲食幾乎是「無鹹不歡」,再鹹都吃,吃麵也是每吃一口麵就要配一匙辣椒醬,且幾乎每隔兩三天就吃泡麵當正餐,加上不愛喝水,以致老了面臨洗腎。


台北國泰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馮祥華表示,現在人普遍外食,沾醬多、吃得鹹,容易讓血壓偏高,沾醬後胃口大開,也易影響血糖控制,臨床上45%腎臟病患也同時罹患糖尿病,是洗腎的主因。


馮祥華說,有些人沾醬不是「蜻蜓點水」而是「連滾帶爬」,很容易超過一天鹽分5公克上限,醬料不只鹽分高,高鈉、高鉀還有其他金屬,將會影響腎臟血管收縮,造成腎小球過濾率(GFR)下降,影響腎功能。


馮祥華指出,目前國內洗腎人口約有7萬人,雖然洗腎發生率已經從每百萬人口433人降至360人,但每年仍新增5千至6千名洗腎病人,每年健保洗腎支出就達350億元。


馮祥華提醒,要保護腎臟,每天飲食清淡,避免高油、高鹽、高糖,更應多喝水,少喝含糖飲料或湯汁,別道聽塗說亂吃藥物。


尤其糖尿病、高血壓、有腎臟病家族史的洗腎高危險族群更應遵守「愛腎333」原則,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3高患者,每3個月應進行量血壓、驗尿及抽血等3項檢查。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


 


一項根據華盛頓州立大學研究發現,大蒜當中的化合物(二烯丙基硫化物),對於殺死細菌的作用,甚至比抗生素強了一百倍以上。科學家們正在利用這項發現,嘗試在食品生產過程中添加這天然化合物,以防止疾病的發生。(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為Donovan Govan)


研究人員發現,空腸彎曲菌是腸道疾病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大蒜中的化合物對它抗菌效果顯著。空腸彎曲菌是經由食物傳染的疾病,在美國大約有240萬人受到其影響,症狀包括腹瀉,腹部絞痛,腹痛和發燒。這種細菌也會引發一種罕見的癱瘓症被稱為格林-巴利綜合症。而大蒜不僅可延長食物的保鮮期限,也可減少潛在的壞菌生長。


家醫科洛桑加參醫師表示,大蒜對於腸道的壞菌不僅有殺菌的作用,也有培養好菌的功能,還有抗凝血預防腦中風及保護心血管的效果!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篇刊登在2005年2月出刊的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中的文章,加拿大聖米勒加的David Jenkins醫生指出,「在血脂肪的初級預防上飲食控制的潛力並不比第一代的Statin效果差。」這篇研究將食物與降膽固醇用的statin 藥物做比較,發現和藥物一樣,食物居然在一個月後,讓LDL減少達30%。


在過去幾年以來,有許多類似的研究也告訴著我們這樣的結果。當我們還在討論如何以低油飲食及低膽固醇飲食來控制膽固醇的同時,其實,除了要『少吃』過去那些我們已經很熟悉的食物之外,還有一些食物陸續被發現『多吃』可以讓膽固醇下降喔!


是哪些食物應該要「多吃」呢?


到底是哪些食物呢?真是令人疑惑啊!


加拿大這一篇研究中提出同時攝取杏仁、黃豆蛋白、來自於穀類的水溶性纖維以及植物固醇。除了植物固醇較不為大家所熟悉之外,其它的三種都是在日常飲食當中經常實用的食物。


當然我們還是要瞭解一下這些食物到底為什麼會有降低膽固醇的效果呢?


為什麼會有這些效果呢?


杏仁(Almond),這可不是台灣人常喝的杏仁茶的杏仁喔!而是堅果家族的一員。杏仁與其他堅果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含有將近70%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UFA),可以降低血液中LDL的量(低密度膽固醇,俗稱壞的膽固醇),提高血液中的HDL的量(高密度膽固醇,俗稱好的膽固醇)。


每天最好吃約一把的杏仁果(約23粒),就能有效降低心臟病的危險。而且根據美國加州洛馬琳達大學研究發現,即使每週只吃一次堅果,也能減少四分之一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不過,要注意的是,一般我們購買的杏仁果,多數是加鹽的杏仁,在購買時最好選擇不加鹽的或是低鹽的產品,才不會好了膽固醇壞了血壓。


但杏仁熱量高,最好減少其他油脂類攝取。


黃豆蛋白,美國FDA已經核准一般的食品業者可以在含有大豆的產品上面直接標示可以降低膽固醇與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功效。


因為根據研究,每天食用20到25公克的大豆能夠對於高膽固醇血脂者達到降低LDL低密度脂蛋白8%,而提高HDL高密度脂蛋白2.4%,總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都能降低,這對於心血管病變具有降低發生率的保健功效。


黃豆蛋白的食物,包括我們常喝的豆漿,常吃的豆腐、豆干以及黃豆製品等。當歐美國家開始風行吃黃豆食品時,大家也別忘了


黏稠纖維(viscous fiber),包括燕麥、大麥以及具黏性的蔬菜(如:秋葵和茄子)。這些含有β-聚葡萄醣的膳食纖維_這種膳食纖維已被許多的中外研究證實能夠降膽固醇。每天攝取20公克的纖維就可以產生效果。


植物固醇(Phytosterol;Plant Sterol),又稱植醇。是一種在天然植物當中存在的物質,具凡黃豆、香菇或是一些綠色蔬菜當中均含有微量的成分。


對於多數的國人植醇是相當陌生的東西,不過美國FDA在2000年時的公告就指出,每天攝取13公克的植物固醇,就可以降低血清中總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膽固醇。


植物固醇因為和膽固醇的結構非常類似,因此在腸道中,會與膽固醇競爭作用,而阻止膽固醇在腸道中的吸收,進而降低血清中膽固醇的量。


在歐美先進國家,植醇已經普遍地應用在麵包塗抹的奶油中;在日本,也被日本厚生勞動省認定含有足量植醇的油品,對於人體具有保健功效。而在台灣,泰山公司也早已推出「健康植醇葵花油」,超市也可買到自日本進口的「日清」或是「花王」的植物固醇油,所以,下回到超市時,一定要找一找,回家試一試喔!


正如同「藥食同源」的想法一樣,對於部分服用降膽固醇藥物statin產生副作用而無法忍受的人來說,能夠利用多攝取這些特殊的食物來達到和藥物相當的降血膽固醇的效果,真是令人開懷。


每天早上以燕麥加上豆漿當早餐,以杏仁取代隨手的夾心餅乾,每餐一定吃豆腐或是黃豆製品,再用植物固醇炒菜;就是這麼簡單,就可以開始您的健康新飲食。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蜂蜜:味甘,性平,自古就是滋補強身、排毒養顏的佳品。蜂蜜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D、維生素E、果糖、葡萄糖、麥芽糖、蔗糖、優質蛋白質、鉀、鈉、鐵、天然香料、乳酸、蘋果酸、澱粉酶、氧化酶等多種元素,對潤肺止咳、潤腸通便、排毒養顏有顯著功效。蜂蜜中的主要成分葡萄糖和果糖(含量65%一80%),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此外,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鐵、磷等。常吃蜂蜜能達到排出毒素、美容養顏的效果,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神經衰弱等症也很有好處。



二、蘿蔔:味甘,性涼,有養血排毒、健脾和胃的功效。胡蘿蔔富含糖類、脂肪、揮髮油、維生素A、維生素B2、花青素、胡蘿蔔素、鈣、鐵等營養成分。胡蘿蔔是有效的解毒食物,它不僅有豐富的胡蘿蔔素,而且含有的大量維生素A和果膠,與體內的汞離子結合之後,能有效降低血液中汞離子的濃度,加速體內汞離子的排除,白蘿蔔、紅蘿蔔小蘿蔔等也具上述功效。



三、海帶:味鹹,性寒,有化痰、消痰、平喘、排毒、通便的功效。海帶富含藻膠酸、甘露醇、蛋白質、脂肪、糖類、粗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B2、維生素C、尼克酸、碘、鈣、磷、鐵等多種成分,尤其是含豐富的碘,對人體十分有益,可治療甲狀腺腫大和碘缺乏而引起的病症。它所含的蛋白質中,包括18種氨基酸。海帶中的碘化物被人體吸收後,能加速病變物和炎症滲出物的排除,有降血壓、防止動脈硬化、促進有害物質排泄的作用。同時,海帶還含有一種叫硫酸多糖的物質,能夠吸收血管中的膽固醇,並把它們排出體外,使血液中的膽固醇保持正常含量。海帶表面上有一層略帶甜味的白色粉末,是極具醫療價值的甘露醇,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可以治療藥物中毒、浮腫等症,所以海帶是理想的排毒食物,中老年男性更應多食海帶,以保持前列腺和腎臟的健康。



四、木耳:味甘,性平,有排毒解毒、清胃滌腸、和血止血等功效。木耳富含碳水化合物、膠質、纖維素、葡萄糖、木糖、卵磷脂、腦磷脂、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蛋白質、鐵、鈣、磷等多種營養成分,被譽為“素中之葷”。木耳所含的一種植物膠質,有較強的吸附力,可將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集中吸附,再排出體外,從而起到排毒清胃的作用,因此,從事粉塵環境中作業的人,特別應多食木耳。



五、黃瓜:味甘,性平,具有明顯的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功效。黃瓜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蔔素、尼克酸、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同時還含有丙醇、二酸、葫蘆素、柔軟的細纖維等成分,是難得的排毒食品。黃瓜所含的黃瓜酸,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排出毒素;維生素C的含量比西瓜高五倍,能美白肌膚,使其保持彈性,抑制黑色素的形成。而且,黃瓜還能抑制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對肺、胃、心、肝及排泄系統都非常有益。夏日裏容易煩躁、口渴,假如喉痛或痰多,吃黃瓜有助於化解炎症。



六、苦瓜:味甘、苦,性平,中醫認為苦瓜有解毒排毒、養顏美容的功效。苦瓜富含蛋白質、糖類、粗纖維、維生素C、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鈣、磷、鐵等成分。苦瓜中存有一種具有明顯抗癌的活性蛋白質,能夠激發體內免疫系統防禦功能,增加免疫細胞的活性,清除體內的有害物質。苦瓜雖然口感略苦,但余味甘甜。專家建議,女性應多吃苦瓜,以利經血調順。



七、荔枝:味甘、酸,性溫,有補脾益肝、生津止渴、解毒止瀉等功效。荔枝含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果膠、游離氨基酸、蛋白質、鐵、磷、鈣等多種元素。研究證明,荔枝有補腎益精,改善肝功能,加速毒素排除,促進細胞生成,使皮膚細嫩等功效,是排毒養顏的理想水果。



八、豬血:味甘、苦,性溫,有解毒清腸、補血美容的功效。豬血富含維生素B2、維生素C、蛋白質、鐵、磷、鈣、尼克酸等營養成分。豬血中的血漿蛋白被人體內的胃酸分解後,產生一種解毒、清腸分解物,能夠與侵入人體內的粉塵、有害金屬微粒發生化合反應,易於毒素排出體外。長期接觸有毒有害粉塵的人,特別是每日駕駛車輛的司機,應多吃豬血。另外,豬血富含鐵,對貧血而面色蒼白者有改善作用,是排毒養顏的理想食物。



 


九、綠豆: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毒、祛火之功效,是我國中醫常常用來解多種食物或藥物中毒的一味中藥。綠豆富含維生素B、葡萄糖、蛋白質、澱粉酶、氧化酶、鐵、鈣、磷等多種成分,常食能幫助排泄體內毒素,促進機體的正常代謝。許多人在進食肥膩、煎炸、熱性的食物之後,很容易出現皮膚瘙癢、暗瘡、痱子等症狀,這是由於濕毒內困溢於肌膚所致,綠豆則具有強力解毒功效,可以解除多種毒素。綠豆可以降低膽固醇,又有保肝和抗過敏作用。夏秋季節,綠豆湯是排毒養顏的佳品,在綠豆湯中調入蜂蜜飲用,排毒養顏功能更甚。



十、茶葉:性涼,味甘苦,有清熱除煩、消食化積、清利減肥、通利小便的作用。茶葉富含鐵、鈣、磷、維生素A、維生素B1、尼克酸、氨基酸以及多種酶,對醒腦提神、清利頭目、消暑解渴的功效尤為顯著。茶葉富含一種生物活性物質——茶多酚,具有解毒作用。茶多酚作為一種天然抗氧化劑,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用於保健強身和延緩衰老。另外,茶有明顯的防癌抗癌作用,堅持飲茶有防止腫瘤產生的積極功效。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


 


大多數魚蝦貝類的膽固醇含量均低於肉類及禽類,一般每100克肉在30-90毫克之間,比蛋及牛、豬、雞肉等為低,另甲殼類如:蝦及蟹含60~100毫克、貝類如:牡蠣、文蛤、蜆等含40~110毫克、鎖管及魷魚則稍高些,分別含250及122毫克左右;因此,即使以最高含量的鎖管類來作比較,仍低於一個雞蛋的攝取量。以往,蝦貝類被認為是高膽固醇食物之因,係膽固醇以外的其他固醇類成份,過去一直被誤測為膽固醇而造成高估現象,如今由於分析方法的改進,目前已經瞭解原先所測得貝類、鎖管等真正的膽固醇量,事實上只有原來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同時,研究報告也指出,存在於貝類的其他膽固醇成份,具有降低膽固醇在血管壁沉積之功能。從上述說明,牡蠣及貝類可說是對心臟有益的健康食品,其膽固醇含量並不如過去被誤導的那樣高,況且還含有阻止膽固醇吸收的成份,所以可以放心食用。此外,人體對不同食物中膽固醇的吸收能力也不同,牡蠣、文蛤等貝類的膽固醇約有41%被吸收,而雞肉則為54%。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


 


大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中心主任黃光永今天表示,痛風病人常常只能多喝水、少吃肉,不過據研究指出,以前不建議的茶飲、低脂乳並不容易引發痛風,就連高普林蔬菜也能安心吃。


黃光永指出,以前提到痛風飲食建議,除了不能吃海鮮、肉類外,連茶飲、牛奶,甚至如黃豆、香菇、綠花椰菜等被歸類為高普林的食物都須避免食用。但根據歐洲風濕病雜誌新的研究指出,高普林蔬菜對痛風影響可說是微乎其微,吃多了也不容易造成影響,甚至冬天想暖暖身子,煮一鍋豐盛的蔬菜火鍋都沒問題。


黃光永表示,以前不能喝的飲料,現在部分也已「解禁」,讓痛風病人有開水以外的選擇。如茶類、咖啡等飲料,只要不加入糖水、奶油球等,就能正常飲用。


另外要注意的是少喝果汁,黃光永說,以前常有痛風病人抱怨,已經吃的很清淡,痛風還是時常發作,詢問後才發現,原來是常喝果汁惹的禍。由於不少水果的含糖量高,容易攝取過量,導致痛風發作。


除了注意食物,吃藥時更要小心,黃光永表示,許多人會忽略藥物之間的影響,像是利尿劑、阿斯匹靈、免疫抑制劑都可能讓痛風復發。因此看診時,應提醒醫師自己相關病史,可當作開藥參考。


如何避免痛風上身?黃光永指出,尿酸過高仍是引起痛風的主因,飲食上還是應避免飲酒與過多內臟類、海鮮等食物。建議有痛風病史民眾,定期接受血中尿酸值檢查,並將尿酸值控制在正常範圍,一旦發作,也要遵循醫師指示用藥,減少痛風性腎病等併發症產生的機率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載自網路

皇帝豆學名為「萊豆」,又名白扁豆、細綿豆、觀音豆等,跟四季豆、菜豆這類吃嫩豆莢的豆類蔬菜不同,皇帝豆只吃種子。
皇帝豆名稱的由來,有一說法是因為它豆粒大,風味又居豆類之冠而名。新鮮的皇帝豆風味香甜,存放多日後風味盡失,買回家後立即煮食滋味最好。



外膜一起吃 纖維多多


署立八里療養院營養師葉香蘭:
從營養學觀點來看,皇帝豆應屬豆蛋魚肉類,而非蔬菜。按台灣地區營養成分資料庫的資料,100公克皇帝豆,含8.7公克蛋白質,醣類18.3公克,熱量則有108大卡,跟豆腐差不多,卻比白米飯來得低。


1/4碗白飯的熱量約70大卡,同等熱量,黃帝豆約為2/3碗,吃起來更有飽足感。


皇帝豆的纖維含量相當高,每100公克多達5.1公克,但這可得連外膜一塊兒吃下肚,去除外膜後的皇帝豆,纖維質含量也跟著下降。不過,外膜較難嚼碎,咀嚼功能較弱的老人家及幼兒食用時要特別留意。



吃素者多吃 補蛋白質


除了纖維質,皇帝豆還算是高鐵食物,尤其對於吃素者,皇帝豆是很好蛋白質及鐵質來源,可以預防貧血。


此外,磷、鉀含量高,也是皇帝豆一大特色。每100公克食物的鉀含量高於300毫克,就屬於高鉀食物,黃帝豆的鉀含量高達680毫克,等於兩倍。而屬於礦物質之一的磷,不僅是構成骨骼跟牙齒要素,還與身體新陳代謝、成長發育有關。



痛風急發作 避免食用


高鉀食物能預防高血壓並有助血壓控制,要攝取鉀離子,除了均衡飲食,因鉀離子易溶於水,食物應先清洗再切割,烹煮時要盡量減少用水量,且連湯汁一起食用,可以減少鉀離子流失。不過,要防治高血壓,除了高鉀飲食,還要減少鈉、油脂的攝取量,多運動。


因為鉀、磷含量豐富,腎臟病患食用皇帝豆要節制。不只如此,皇帝豆還是中普林食物,處於急性發病期的痛風患者要避免食用,平日攝取也要適量。



消化功能差 易發脹氣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楊素卿:
皇帝豆性平、味甘,食療上可以除濕、消水腫,還能健脾胃、調整腸胃消化功能及補血。


味甘的食材入脾胃,從營養學觀點來看,皇帝豆纖維質含量高,能改善腸胃道功能。不過,消化功能較差、有胃潰瘍病史的人不宜吃太多,否則可能引發脹氣。



有腳氣水腫 幫助排濕


對於素食者,因皇帝豆鐵質含量豐富,可以補血,而且也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將香菇、紅蘿蔔與皇帝豆快炒,加入少許薑、酒、醬油及糖一塊兒燜燒,就是一道紅燒皇帝豆。想要菜色更豐富的人,還可以加入山藥、青椒。


如果有腳氣水腫問題的朋友,吃皇帝豆有助排濕,這時候可以吃皇帝豆排骨湯,再加入些許薑更佳。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載自網路


一、大蒜
大蒜雖然會帶來不好的口氣,卻會帶來好心情。德國一項針對大蒜對膽固醇的功效研究,從病人回答的問卷發現,他們吃了大蒜製劑之後,感覺比較不疲倦、不焦慮、不容易發怒


二、香蕉
香蕉含有一種稱為生物鹼(alkaloid)的物質,生物鹼可以振奮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維生素B6的超級來源,這些都可以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


三、菠菜
醫學文獻一致指出,缺乏葉酸會導致精神疾病,包括憂鬱症及早發性的失智等。麥克吉爾大學的研究發現,那些被控制無法攝取足夠葉酸的人,在5個月後,都出現無法入睡、健忘、焦慮等症狀,研究人員推論,缺乏葉酸,會導致腦中的血清素減少,導致憂鬱症。什麼是富含葉酸的食物?菠菜最多,幾乎所有的綠色蔬菜、水果也都有。


四、南瓜
南瓜之所以和好心情有關,是因為它們富含維生素B6和鐵,這兩種營養素都能幫助身體所儲存的血糖,轉變成葡萄糖,葡萄糖正是腦部唯一的燃料。南瓜派也被認為是菜單上「最聰明」的甜點。因為每吃一口南瓜派,就會同時攝取3種類胡蘿蔔素,這對預防心臟病、抗老化都十分有用。以我們善烹煮的民族而言,南瓜既可中式調理,也可吃西式的南瓜湯、南瓜派,可好好運用。


五、雞肉
英國心理學家班頓和庫克給受試者吃了100微克的硒之後,受試者普遍反應覺得精神很好、更為協調。美國農業部也發表過類似的報告。硒的豐富來源有雞肉、海鮮、全穀類等。



六、深海魚
全世界住在海邊的人都比較快樂,不只是因為大海讓人神清氣爽,還因為他們把魚當作主食,無論是芬蘭、英國、美國的研究都發現相同的結果。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與常用的抗憂鬱藥如碳酸鋰有類似作用,即阻斷神經傳導路徑,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國內目前也在進行魚油對精神疾病療效的研究。台北醫學院副教授黃士懿表示,這項研究將解開精神病患者在消化脂肪酸的酵素上,是否有生理的先天缺陷。


 


七、葡萄柚
葡萄柚有強烈的香味,可以淨化繁雜思緒、也可以醒神。葡萄柚裡高量的維生素C不僅可以維持紅血球的濃度,使身體有抵抗力,而且維生素C也可以抗壓。最重要的是,在製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時,維生素C是重要成分之一。一項有趣的研究發現,吃維生素C,可以平均提高學童智力測驗5分。


八、全麥麵包
碳水化合物可以幫助血清素增加,麻省理工學院的茱蒂絲.渥特曼博士就說:「有些人把麵食、點心這類食物當作一種可以吃的抗憂鬱劑。」但吃複合性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麵包、蘇打餅乾,雖然效果慢一點,更合乎健康原則。更令人欣喜的是,近來發現微量礦物質硒能提振情緒,全穀類也富含硒。而且別忘了全麥麵包的嚼勁、口感,也是為它得分的因素之一。


九、低脂牛奶
看來媽媽老是說「多喝牛奶」是對的。紐約的西奈山醫藥中心研究發現,讓有經前症候群的婦女,吃了1000毫克的鈣片3個月之後,四分之三的人都比較不緊張、暴躁或焦慮。日常生活中,鈣的最佳來源是牛奶、優格和起司。幸運的是,低脂或脫脂的牛奶擁有最多的鈣。


十、櫻桃
鮮豔欲滴的櫻桃可以讓你放鬆心情。下次你經痛時,可以試試櫻桃,雖然櫻桃在台灣並不便宜,但研究人員說,櫻桃和阿斯匹靈一樣有效。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發現,櫻桃中有一種叫做花青素(anthocyanin)的物質,可以降低發炎,密大的科學家們認為,吃20粒櫻桃比吃阿斯匹靈有效。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載自網路



最新研究發現,辣椒不僅本身含有的熱量少,而且能夠起到抑制飢餓感、強健肌肉、提高智力以及調整情緒的作用。愛吃辣椒的人,在充分享受美味的同時,又能促進健康,真是一舉多得。
  
  吃辣椒身材更苗條。國外研究發現,吃飯時加兩勺干辣椒粉的女性,比那些不吃辣椒的女性,吸收的熱量和脂肪量都要少得多。如果你不能吃辣的,可以試著從早餐開始吃一點點辣椒醬。
  
  吃辣椒能強健肌肉。國外研究提示,辣椒中的薑黃色素能幫助肌肉在大量運動後恢復正常。因此,在進行大量運動前可以吃些辣椒。如果你不習慣吃辣,可以試著把辣椒摻在麵條裡。
  
  吃辣椒讓思維更敏捷。國外研究提示,辣椒中的薑黃色素還能幫助大腦進行「大掃除」,從而有效防止老年癡呆的發生。為了身體健康,做飯時在米飯或豆製品上撒點辣椒粉或咖喱粉吧。
  
  吃辣椒使人心情愉快。美國紐約大學的科學家們認為,辣椒素能激發人口腔內的「疼痛感受器」,繼而向大腦發出一種信號,使大腦分泌出一種讓人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不僅能緩和辣味帶給人的刺激,而且能有效改善人的情緒,使人心情愉悅。
  
  如果你想讓自己心情好一些,不妨試著在沙拉或湯裡加點辣椒吧,看看能不能收到意外的效果。
  
  另外,辣椒中含有辣椒素,生薑含有芳香性揮發油,胡椒中含胡椒鹼,冬天多吃一些可以增進食慾,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御寒能力。寒涼食物應少吃,如螃蟹、海蝦、西瓜和葡萄。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轉貼


 


黑色食物常見的有香菇、木耳、髮菜、海帶、黑豆;紫色系的有紫高麗菜、紫葡萄、紫菜、茄子、紫米。中醫認為黑入腎,黑色食物常具有滋潤性的作用,例如烏骨雞、黑豆,以及熟地黃、何首烏、桑葚子、山茱萸、旱蓮草、黃精等被歸類為滋養性的食材。


醫師指出,攝取足夠的天然抗氧化劑,有保護血管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飲食中胡蘿蔔素存於橘黃或深綠色蔬果中,如木瓜、芒果、南瓜、番茄、番薯葉。維生素C以蔬菜水果中含量最多,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及保護細胞黏膜之功能,主要存於堅果類及胚芽中。外食應酬彈性調整葷食量,多蔬果;糕餅、點心多半含澱粉、糖、及脂肪偏高,用量要節制。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降血壓的首要飲食守則,就是比一般飲食攝取更多的蔬菜、水果,同時,富含鉀、鈣、鎂的食物,更具有控制血壓的效果。


在天然食物中,有一些食物已經過一些研究證實具降血壓的效果,以下將介紹給大家認識。但是馬偕紀念醫院營養師趙強要提醒大家:


-這些食物雖然經研究有助於降血壓,但仍會有因人而異的狀況。


-不可因為這些食物可降血壓就大量食用或偏吃哪一類食物,仍應注意營養均衡。


-天然食物只是輔助,如病情嚴重需要服藥,仍須遵照醫師指示。


 


有些食物與藥物可能有加乘作用,最好視個別服藥狀況,諮詢醫師或營養師。


 



1. 芹菜


芹菜裡的化合物,可以使血管平滑肌舒張,因此具有使血壓下降的作用。中醫理論認為芹菜根煎服為佳,不過趙強認為,芹菜葉效果也不錯,可以燙或涼拌料理。但是要特別提醒的是,對於正在服用降血壓藥物的患者,應諮詢醫師的意見,再決定是否食用芹菜,以免與藥物發生交互作用


 


2. 蕈類(香菇、黑木耳)


所有的蕈類降血壓的效果都不錯,例如香菇、黑木耳、蘑菇等,因含豐富的硒和膳食纖維,經常服用可降血壓、降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提高免疫功能。可烹調以用鮮美的香菇來取代含鈉量極高的高湯塊與高湯罐頭,避免鈉攝取過量反而引發高血壓。此外,香菇汁也有保健的效果,可將香菇洗淨撕塊浸水一個晚上,取出香菇,再將水煮沸即成香菇汁。


 


3. 海帶


海帶是碘及硒的重要來源,其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降低膽固醇,可預防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趙強表示,許多高血壓患者易便秘,富含膳食纖維的海帶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必須注意的是海帶加鹽、醬油燉煮後,雖然可以延長保存期限,但因為加了鹽,反而會使降壓效果降低。


 


4. 薯類


包括白薯、紅薯、山藥、馬鈴薯等含有豐富的醣類、維他命B6、維他命C、膳食纖維、鉀等成分,可增強免疫力,預防癌症及心臟病等。為了保存更多的鉀,建議烹調時應使用水煮或蒸煮的方式,煮完後連湯一併喝下。


 


5. 洋蔥


洋蔥含有前列腺素A,可以舒張血管、降低血壓,使血壓穩定。也可以降血脂、預防血栓形成。趙強表示,洋蔥含有寡醣,有助於預防便秘。


 


6. 大蒜


大蒜含有多種含硫化合物,具有強烈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減少自由基的形成,有效減少壞的膽固醇(LDL)含量,幫助降低血壓及預防血栓形成。趙強指出,大蒜不論煮熟或生吃,都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一天只要一個拇指第一節大小即可,過量反而會有反作用。


 


7. 蘋果


蘋果含有醣類、蘋果酸、膳食纖維、維他命C、鉀等,可控制血壓,也可降低人體中的膽固醇。


 


8. 番茄


番茄富含鉀,有助於降血壓;還含有醣類、蛋白質、脂肪、維他命A、P、B1、B2、C等多種成分,可預防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番茄生吃,鉀可以釋出較多;烹煮的熟番茄有助茄紅素釋出,各有好處。腸胃較弱者或老年人,最好吃烹煮過的番茄或喝不加鹽的番茄汁,如要生吃,最好不要空腹吃。必須注意的是,市售番茄汁和番茄醬雖然食用方便,但有些產品含有大量的鈉,反而會使血壓上升。此外,因番茄含鉀量高,若有心律不整、腎臟疾病者,應請教醫師並限量食用。


 


9. 胡蘿蔔


胡蘿蔔含有大量的β胡蘿蔔素、維他命B群、菸鹼酸、膳食纖維等成分,對眼睛疲勞、乾燥、皮膚皺裂等維他命缺乏症很有效,也有降低血壓的功效。趙強表示,水煮或用油炒過的胡蘿蔔素吸收率會比生吃好。


 


10. 香蕉


香蕉含有豐富的鉀,可以用來平衡人體內多餘的鈉,同時具有防止血壓上升與肌肉痙攣的效果。香蕉還富含可溶性纖維,可預防便秘。


 


11. 全榖類


美國農業部營養研究中心發現,選擇含有豐富水溶性纖維與不可溶性纖維的食物,可以降3~7mmHg血壓。全榖類食物例如糙米、燕麥、薏仁、全麥麵包等含有豐富的纖維,降血壓的效果顯著。


 


12. 茶


研究發現,茶可以降血壓、增強血管功能,這是因為茶葉中含有茶單寧、維他命A、B2、C及磷、鞣質,能恢復和保持血管的抵抗力,與降血壓食物及中藥配製飲用,可防治高血壓,以抗氧化力來看,綠茶、紅茶都不錯。但是趙強提醒,茶中因含咖啡因,如飲用過量會使心跳加速,因此要注意不要喝過濃及過量的茶。


 


13. 黑巧克力


《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報告,黑巧克力中富含一種名為類黃酮的抗氧化劑,類黃酮可以中和人體新陳代謝產生的一種會損害細胞的副產品。多項研究也證實類黃酮可減輕血液凝結。最新的研究則發現,黑巧克力內含可可多酚,可可內的植物化合物黃烷醇有助於降血壓。


國際性的研究則建議,每天只要食用兩方塊的黑巧克力,就可有降低血壓的效果。


 


14. 菠菜


菠菜含有蛋白質、纖維素、蔗糖、葡萄糖、果糖和維他命B、C、D、K、P,還含有豐富的鎂跟鉀,有助防治高血壓及糖尿病。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綠豆含有降血壓及降血脂的有效成分,能防止動脈硬化。對高血壓引起的頭暈、頭痛也有緩解作用。


 


15. 綠豆


綠豆與西瓜一樣都是利尿食物,高血壓患者若攝取過量鹽分,血液的水含量會增高,令血管脹大及血壓升高,吃綠豆可助排水及排走鹽分,降低血管壁壓力,令血壓稍降。對高血壓患者來說,綠豆湯、綠豆薏仁湯等都是夏日很好的點心,但要注意煮綠豆湯時勿加入太多糖,脾胃虛弱者也不宜多吃。


 


16. 瓜果類


瓜果類例如西瓜、木瓜等,具有利尿作用,因此而有降血壓的作用。但由於瓜果類糖分較高,食用量必須控制。


 


17. 葡萄柚削皮


趙強還提供一項很有效的天然降血壓食物──葡萄柚皮,將葡萄柚削去外皮後所見白色部分,其所含的柑橘類黃酮及維他命C比果肉還豐富,具有降血壓的效果,且熱量低,可以試試看喲!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夏季炎熱,氣溫過高,人體大量出汗導致大量的鉀元素隨汗液排出,引起體內缺鉀所致。如果鉀元素得不到及時補充,就可出現倦怠疲乏、精神不振等夏季倦怠症的表現。鉀在人體內的主要作用是維持酸堿平衡,參與能量代謝以及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人體血清中鉀濃度只有3.5~5.5mmol/l,但它卻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當體內缺鉀時,會造成全身無力、疲乏、心跳減弱、頭昏眼花,嚴重缺鉀還會導致呼吸肌麻痹死亡。此外,低鉀會使胃腸蠕動減慢,導致腸麻痹,加重厭食,出現噁心、嘔吐、腹脹等症狀。臨床醫學資料還證明,中暑者均有血鉀降低現象。 


 


 


  夏季人體缺鉀原因有三,一是人體在夏季大量出汗,汗液中除了水分和鈉以外,還含有一定量的鉀離子。二是夏季人們的食欲減退,從食物中攝取的鉀離子相應減少,這樣會造成鉀的攝入不足。其三,天氣炎熱,人體消耗能量增多,而能量代謝需要鉀的參與。 


 


 


  防治低鉀的關鍵是補鉀。臨床上可選用口服10%的氯化鉀溶液,但最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富鉀食品,特別是多吃水果和蔬菜。在糧食作物中,以蕎麥、玉米、紅薯、大豆、綠豆等含鉀量較高。含鉀豐富的水果有香蕉、草莓、柑橘、葡萄、柚子等,以香蕉含鉀最爲豐富。在蔬菜中,菠菜、莧菜、香菜、油菜、甘藍、芹菜、大蔥、萵筍、土豆、山藥、鮮豌豆、毛豆等含鉀較多。海藻類含鉀元素也相當豐富,因此,紫菜湯、紫菜蒸魚、紫菜肉丸、涼拌海帶絲、海帶燉肉等都是夏季補鉀菜肴的上品。據測定茶葉中含有1.1%~2.3%的鉀,夏天多喝茶不但能消暑,補充因出汗而丟失的水分,而且可以補鉀,可謂一舉兩得。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 油炸類食品

1. 導致心血管疾病元凶;

2. 含致癌物質;

3. 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

二、 腌製類食品

1. 導致高血壓,腎負擔過重。導致鼻咽癌;

2. 影響黏膜系統(對腸胃有害);

3. 易得潰瘍和發炎。

三、 加工類肉食品(肉乾、肉鬆、香腸等)

1 .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防腐和顯色作用);

2 .含大量防腐劑(加重肝臟負擔)。

四、 餅乾類食品(不含低溫烘烤和全麥餅乾)

1 .食用香精和色素過多(對肝臟功能造成負擔);

2.嚴重破壞維生素;3熱量過多、其他營養成分低。

五、汽水可樂類食品

1 .含磷酸、碳酸,會帶走體內大量的鈣;

2 .含糖量過高,喝後有飽脹感,影響正餐。

六、 方便類食品(主要指方便麵和膨化食品)

1 .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損肝);

2 .只有熱量,無其他營養成分。

七、 罐頭類食品(包括魚肉類和水果類)

1 .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

2 .熱量過多,其他營養成分低。

八、 話梅蜜餞類食品(果脯)

1 .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

2 .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損肝)。

九、 冷凍甜品類食品(冰淇淋、冰棒和各種雪糕)

1 .含大量奶油,極易引起肥胖;

2 .含糖量過高影響正餐。

十、 燒烤類食品

1 .含大量三苯四丙三大致癌物質之首);

2 .一隻烤雞腿等於60支煙的毒性;

3 .導致蛋白質碳化變性(加重腎臟、肝臟負擔)。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含維生素C、B2及菸鹼酸等,還有礦物質鉀、鈣、鎂、鋅、鐵等。



火龍果的鎂含量豐富,每100公克含31毫克,堪稱新鮮水果中第一名。是等重柑橘的3倍,甚至是葡萄、水梨的6倍。


鎂是構成牙齒及骨骼的成分,與鈉、鉀、鈣共同維持心臟、肌肉及神經等正常功能,有安定神經功效,幫助心情平穩。


鋅含量多,是火龍果另一特色,只比柑橘略少一點,在新鮮水果中排名第二。


別以為火龍果水分多,86%都是水分,但它的膳食纖維含量卻很豐富,每100公克含有1. 7公克。纖維質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泄、預防便秘,有助預防大腸癌及痔瘡。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柚子中含有天然微量元素鉀,幾乎不含鈉,因此是患有心腦血管病及腎臟病患者最佳的食療水果
2. 柚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能降低血液中有膽固醇;
3. 柚子的果膠不僅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準,而且可以減少動脈壁的損壞程度
4. 柚子所含的天然維生素P能強化皮膚毛細孔功能,加速復原受傷的皮膚組織功能
5. 柚子有增強體質的功效,它幫助身體更容易吸收入鈣及鐵質,所含的天然葉酸,對於服用避孕藥或懷孕中的婦女們,有預防貧血症狀發生和促進胎兒發育的功效;
6. 新鮮的柚子肉中含有作用類似於胰島素的成分鉻,能降低血糖。


柚子含有柚皮甙、維生素C、鈣、蛋白質等營養素外,熱量也很低。柚子的維生素C的含量為檸檬的3倍、蘋果的8倍,表皮更含有珍貴的精油成分,是一般柑桔類的4倍,還含有天然果膠和高纖維,有助於養顏美容、傷口癒合。此外,柚子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酵素、檸檬酸。


柚子中的柚皮甙,可以降低血液的黏滯度,防止血栓及中風。在新鮮的柚子中也含有類胰島素成分,能降血糖,為糖尿病、肥胖症患者的理想食物。柚子中的枸櫞酸,則具有消除人體疲勞的作用。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Aug 30 Tue 2011 10:48
  • 海苔

海苔中維生素的種類較多,濃縮了紫菜當中的各種B族維生素,特別是核黃素和尼克酸的含量十分豐富,還有不少維生素A和維生素E,以及少量的維生素C。
海苔中含有15%左右的礦物質,其中有維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鉀、鈣、鎂、磷、鐵、鋅、銅、錳等,其中含硒和碘尤其豐富。這些礦物質可以幫助人體維持機體的酸鹼平衡。


海苔中的蛋白質含量達27%,脂肪含量只有1.1%,膳食纖維含量高達22%。這些蛋白質當中,氨基酸組成均衡,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含量佔40%,生物效價很高。在少量的脂肪當中,不飽和脂肪酸比例非常高,而且EPA、DHA等活性脂肪酸的比例特別高,對降低血脂、膽固醇、擴張血管及改善循環等方面都有有益的作用。其中所含的牛磺酸對降低血脂和促進神經發育也很有好處。


英國研究人員在上世紀90年代就發現一些海苔可殺死癌細胞,增強免疫力。海苔中所含藻膽蛋白具有降血糖、抗腫瘤的應用前景;其中的多糖具有抗衰老、降血脂、抗腫瘤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海苔中所含的藻朊酸,還有助於清除人體內帶毒性的金屬,如鍶和鎘等。醫療人員還從海苔中開發出具有獨特活性的海洋藥物和保健食品,能有效預防神經老化,調節機體的新陳代謝。此外,海苔能預防和治療消化性潰瘍,延緩衰老,幫助女士保持皮膚的潤滑健康。民間還常讓產後的婦女吃些紫菜,據說有明顯的催乳效果。


PS:含有較多的鹽分



 


iluas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5